意昂体育

热线电话:
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新闻动态 >

苏联让中国生产AK47,厂长拿到图纸眼前一亮,连喊几句:好枪!

点击次数:60 发布日期:2025-07-29

越南战场上曾经流传有一个笑话——打扫战场的时候是找不到AK47的,因为所有人都想要!

苏联人打光了手里的子弹,顺手就从地上捡起一把战友的AK47继续战斗,美国人打光了手里的子弹,立刻就将昂贵的M16砸在地上,赶紧去抢苏联人的AK47。

可以说,自诞生以来,AK47就注定要成为长枪之王,曾经626厂的厂长孙云龙拿到了AK47的设计图,哪怕是见多识广的他也情不自禁地连道三声好。

这把著名的自动步枪究竟有何魅力?为何全世界都在痴迷AK47?

一、长枪之王的诞生

1946年的苏联靶场上枪声不绝,无数供应商都在向军方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。

一发、两发……足足一万五千发后,AK的展示员才停下了自己射击的节奏,虽说枪管早已通红,可它的稳定性、可靠性和射击精度没有发生一丝一毫的改变。

甚至可以说,若非苏联官方的叫停,这把AK仍能继续战斗下去,只是测试早已毫无意义——早在数千发的时候,全场就仅有AK还在咆哮了。

其余的枪械早已哑火,全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AK的身上,看着它充满魅力的个人秀,所有人都知道,一把传奇长枪即将诞生。

几乎测试刚完毕,苏联军方就找上了AK的设计者,在经历了一年左右的改进后,枪械正式调试完毕,定名“AK47”,并在两年后迅速量产,成为了苏联的标准装备。

但光是这一点还不够,AK47对全世界的影响都可以说是巨大的,甚至可以说,这是苏联人送给全球军队的一份“礼物”。

它的优点无数,首当其冲的就是在它的可靠性上。

AK47采用了特殊的枪管结构设计,是旋转式枪机的集大成之作,这使得它能够胜任几乎任何严酷环境。

在测试时,苏联官方试过将AK47扔进水里、用泥沙填入它的枪管、甚至是从高空将其重重摔下……

对其他枪械来说无比致命的行为,在AK47面前统统成了浮云,即使苏联人可着劲折腾,它依然能够如常射击,精度不偏一丝一毫,在神枪手中仍旧是指哪打哪——这太恐怖了。

大家可能对枪械不了解,事实上,很多枪械都是金贵物件,是需要主人精心保养的。

比如大名鼎鼎的沙漠之鹰,你要是随手把它扔在一旁不管,几年过后保准哑火,运气不好时可能还会炸膛!

AK47的可靠,越是关键时刻越能体现出价值,就像越南战场上一样,一旦出现紧急问题需要换枪,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手中拿着AK47。

因为他们明白,这把枪绝对不会出问题,即使是美国人也同样如此。

除去可靠性外,AK47的造价也十分低廉,花不了多少军费就能将部队彻底武装起来,再加上它强大的火力和几乎为0的维护成本。

AK47自从诞生起就坐稳了长枪界的头把交椅,成了无数国家的梦中情“枪”。

十分幸运的是,我们很早就拿到了AK47的设计图纸。

二、艰难仿制路

1951年之时,考虑到对抗美国的需要,苏联人慷慨地将AK47的设计图分享给我们,希望我们尽快将自己武装起来。

承接这一任务的是626厂,当时中国最大的轻武器生产基地,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手枪和冲锋枪生产基地,旗下的型号足足占据了我国全部枪械种类的一半。

可以说,626厂就是兵器生产方面的老将,是真正意义上的见多识广。

只是当厂长孙云龙见到AK47的设计图时,他也不得不折服于苏联人的精巧设计,当晚几乎是抱着设计图彻夜未眠,看得如痴如醉。

当然,有了设计图不代表一切,对50年代初的中国而言,想要造出来一把标准的AK47依然不算容易。

那时候的我们工业化才刚起步,让中国去生产AK47就像是让初中生去做高中题一样,实在是过于超纲了。

好在626厂也不是吃素的,就算标准的AK47造不出来,但缝缝补补搞一个中国特色的“AK47”,他们是很有信心的,全厂的工程师汇聚一堂,开始对AK47进行了本土化。

首先就是AK的铣削工艺,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,我国掌握铣削工艺都快是60年代的事情了。

为了贴合实际,626厂将其改成了冲压工艺,成本更低、生产速度也更快,代价是耐用性的稍稍下降,对于我们而言依然是能够接受的。

除此之外,在生产原料上,我们也是做出了一些更改。

比如说,原版的AK47统一都是木质枪托,这符合苏联天寒地冻的特性,但却不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。

潮湿一直是我国南方的通病,所以我们改成了玻璃钢枪托,算是对AK47的一个小升级。

又比如说,曾经AK47的拨锤采用镍钨合金钢,枪管更是做了镀铬处理,但我国的技术达不到,只好进行更改。

最后则是在AK47的准星上,苏联采用的是半包围设计,也算是导致AK系列瞄准精度不高的原因之一。

我们在此基础上改成了全包围设计,更加方便战士们瞄准、射击。

总而言之,一番调整后,虽然外观上差不多,但我国生产的AK47的内在和苏联可谓是完全不同,为了区分,我们将其命名为56式,也可以叫56冲。

虽然质量相比原版略有差距,但因为AK47的底子实在是过于优秀了,所以56式一问世就成了我国军队中的抢手货。

无数军官都爱上了这把其貌不扬的武器,它也帮助我们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战斗,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80年代左右。

三、我国枪械的发展

在80年代前,其实我们对于全自动化步枪并不太感兴趣,而是更热衷于半自动化步枪。

两者的差别主要就体现在能否连发上,全自动步枪只要按住扳机就可以不停开火,但半自动就需要多次点按,相比之下,射击精度比全自动更高,也更为节约子弹。

在上世纪中期,除去美苏这些不差钱的巨无霸外,大多数国家都更青睐于便宜廉价的半自动步枪,训练时强调的也是精度和命中率。

只是这个观念随着时代发展在无形中改变了,当国家富裕起来,我们渐渐认识到了火力压制的重要性。

对现代战争来说,一名士兵远比一堆子弹更为金贵,自然就不需要强调什么节约了。

相反,靠着全自动步枪的不间断开火,我们能够有效地对敌方形成火力压制,从而取得作战中的主导权。

所以在80年代左右,我国的枪械又进行了一次大改革。

56式逐渐成为历史,取而代之的则是他们的升级版“81式步枪”。

到了20世纪末的时候,我国自研的95式步枪正式问世,取代了一系列的AK47仿制品,体现了我国科技的长足进步。

只不过,就目前战争的形势来看,其实步枪已经慢慢不被人重视了。

你看最近爆发的俄乌战争,无人机早就成了战争的新宠儿,或许在未来,步枪的影响力会越来越低,属于他们的时代,似乎悄然离去了。

参考资料:

1、AK-47自动步枪——百度百科

2、56式自动步枪——百度百科

#优质图文扶持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