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热线电话:
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新闻动态 >

数据已经公布,特朗普还在坚持,关税让美国赚钱,但不会造成通胀

点击次数:106 发布日期:2025-07-24

“美国几乎没有通胀,我们在赚大钱!”特朗普站在聚光灯下,语气自信得连台下观众都快信了。可回头一看数据,美国6月份CPI年增2.7%,核心CPI也冲到2.9%。这个“几乎没有通胀”到底是哪门子的数学?我就好奇,他是怎么看得下去数字还把自个儿说的话信了。

这种时候,你不得不佩服特朗普撒谎的本事,脸不红心不跳。但现实没有这么给面子。美国刚发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马上给了特朗普当头一棒,美联储那边态度立刻转冷,7月份降息的念头瞬间被上了锁。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催美联储赶紧降息,大有绑架美国经济的话术。

这背后可不只是个数据游戏。自打特朗普加码中美、欧美、东南亚的关税,美国财政部那笔收入可是眼看着扶摇直上。4月收了163亿美元,5月又涨到230亿,6月直接变成273亿。要按这种趋势算下去,一年多收个3000亿美元没跑。问题是,这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不过是美国民众自己的钱包瘪了。

关税是一针短效的兴奋剂,也是慢性的毒药。刚打进去的时候,看似增收了,连美国总统都乐开花。但仔细扒拉这份6月通胀表,变化藏在消费品里。家电价格起跳近2%,创下4年新高,运动用品、玩具这些原本靠进口撑腰的商品,也在涨价名单上。只有汽车价格下跌,才让这份CPI数据没那么难看。

你说关税真能让美国赚大钱?不过是把全美消费者拴到通胀这架马车上。现在,美国的通胀结构已经开始变脸。一边是制造业商品价格直线上扬,一边是贸易商消化库存的极限就在眼前。等到8月之后,更多涉及面广的关税一上,库存这根救命稻草也救不了数字了。

大家都拿1930年那场《斯姆特-霍利关税法》说事。当年美国关税一拉到60%,以为自己能独善其身,结果怎么样?全球贸易缩水六成,美国自己当头一棒。现在的特朗普和当年那两位老前辈比起来,不光一点都不新鲜,反而是翻旧账翻出了新花样。

国际资本已经用脚投票。别看特朗普在台上喊得响,场下更多资本是在往外撤。美元、美债开始被抛售,流动资金宁愿远离这个可能失控的市场。美国内部专家警告得不止一次,美联储也不再藏着掖着,明说关税会把美国经济推到滞胀边缘。可特朗普只要财政能多收钱,就一门心思“搞钱”,顺手还想把美联储的独立性也带走。

有人说,关税的钱最终是出口国出的。这话摆在纸上,特朗普自己讲得可带劲。但你细看这几个月的数据,中美贸易骤降。4、5两个月贸易几乎停摆,美国市场上玩具、家电这些原本进口依赖的商品价格直接蹦高。难道这些钱真是中国企业掏的?其实美国老百姓正在为特朗普的“外交胜利”买单。

美国的贸易逆差也没见少。2024年一年来还增多了,从1.2万亿美元加到1.3万亿美元。关税加上去,逆差越打越大,这账怎么算都说不过去。

德国经济部长赖歇说得明白:“关税造成的通胀和衰退,通常滞后显现。”短期里美国总统可以在镜头里装无辜,可过了几个月,通胀的后劲可比任何总统竞选承诺都实在。

最有意思的是,特朗普一边要求美联储降息“救市”,一边又用关税把物价按在水上摩擦。他一副要“借贷过冬”,美联储却担心通胀会突破“可控区间”。一个猛踩油门,一个死死拉手刹。怎么看,这都是一场自我矛盾的博弈。

特朗普说“赔的是别人,赚的是美国”,现实却让美国工薪家庭多掏钱买家电、买玩具。有些商品,价格甚至创下四年来最大涨幅。消费者还没反应过来,总统已经在媒体秀场上切断和美联储的联系,给自己找下一个“甩锅对象”。

中国的选择很清楚。面对关税加码,官方态度没变,四个字:“奉陪到底”。这场关税战还远未收官,后面还有更大范围的关税行动在路上,任何一方都不愿意先妥协。只是美国民众不得不先在超市里多掏好几块钱。

短期来看,财政部账户上的数字漂亮了一点,特朗普的支持率也能撑一口气。但这场“短期刺激”的后果早已埋下伏笔。等到库存消耗殆尽、进口成本全面反映到终端消费,能不能再用嘴硬软着陆,外人看得清清楚楚。

所有的数据和事实都指向一个方向。关税没让美国变得更强,只是让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,通胀这颗种子早就种下,现在才只是开头。

美国这场看似“新瓶装旧酒”的关税战,不过是历史旧账的重演。闹剧能演多久,无非靠谁的耐心和承受力够硬。可账面数据总是无情的,撒谎摁不住现实。

#致伟大胜利#